马嘉轩《配角》庆功Live音乐会

马嘉轩Athena Beh《配角》庆功Live音乐会
Athena Beh Music Celebration Live Party 

Time: 3th September 2011
Venue: Overtime @ Kepong Wisma Fiamma
Time: 7.00 p.m.


她是一位很努力的藝人,也是唱功了得的歌手。她是誰?她是本地女唱將,馬嘉軒。


第一次接觸這位馬姐姐,是大約一年前的飢餓30。還記得那時候為了應付司儀工作,對於各位嘉賓和節目流程做足功課。其中最印象深刻的,只有這位馬嘉軒和另一位本地獨立歌手,詹雪琳。


到台灣星光大道踢館3次,馬嘉軒都獲得不俗的口碑。其中一首成名曲《征服》,果真征服了不少歌迷朋友。後來,更翻唱了《我是一隻小小鳥》,成了“大馬版巨肺女王”,隨即推出了新專輯《配角》,並且創下不錯的成績——所以才會有這次的慶功Live 音樂會。我當場掏出了二十元購買了正版專輯(罪過罪過,平時都是靠下載),回家路上放在車上當場聽。專輯裡還有我的超級偶像,品冠的聲音,那時候,真的知道什麼叫做“聽出耳油”。馬嘉軒的演唱功力真的不是蓋的,如果說要如何鑑定一位歌手的實力的話,去聽他/她的現場演唱秀就大概知道了,而馬姐姐——她就是一個這麼傑出的例子之一。


如果有誰有興趣唱歌,或者想往歌唱發展的話,可以考慮到環東音樂公司(環東主頁)。馬姐姐除了是藝人歌手外,她也是環東音樂公司的皇牌聲樂老師,有她在,就算你的聲音多難聽,大概也可以被糾正過來(有種在打廣告的感覺,但既然提起了馬嘉軒的背景,也順道提一提吧。再次註明,我可沒有徵收穫任何利益或者廣告費用……)


總結來說,距离上次见到马嘉轩本人,她看起来还过得不错。问候了她一句,她很热情的和我握手,温暖暖流传了过来——马嘉轩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完全没有大人物的架子,这是我们喜欢她的地方。














更多照片請點擊:《马嘉轩《配角》庆功Live音乐会》

書香飄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撰用了“心寧”這個詞彙作為我書寫的筆名,寫了一大堆爛文章,臨摹文人的風采,卻褻瀆了文字的精髓。在網際網絡中,為了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我躲在“瘋子”、“過客”、“雨瀟”等等的假面後,把玩著不同身份說不同的故事。日子久了,還真的有點搞不清楚自己姓啥名啥?

有些時候口風稍微疏了些,和一些混得還不錯的網友透露了自己真正的名字,換來的回复和反應都還算不錯。沾沾自喜之餘,還會為自己有一個這樣的名字感到高興。這簡直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

這幾個星期下來,外界的誘惑特別多——不只是色誘,卻連聲誘、味誘云云都齊了。禪修中的我,若有半分差池出錯……還好我沒有。要命的是,全國海外華文書市這個時候開始,我的天——老天爺存心針對我的錢包和我開玩笑的麼?

“去海外華文書市是個痛苦旅程程;忍著不去是個痛苦的過程”

我就用了這樣的精句催眠了自己,說服了別人。有些人問:怎麼個痛苦法?去華文書市,看到中意的書卻沒錢買,為痛;狠心不去書市,錯過與各地文人見面的機會,為苦。所以,最後為了未來數個星期的三餐著想,還是不輕舉妄動為上上策。

不管如何,這個假期裡,我依然幹掉了不少書籍,把大量金錢送入了販書商的口袋裡,為世界硬體書刊市場帶來不少希望。

說到最後,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期望:我那麼乖,下次當我買書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優惠折扣?

飢餓後記

太久沒有執起筆桿寫中文字,感覺上生疏了很多。自從全面以英文與課業為伍以後,中文水平一日不如一日,每況愈下。連帶的,就連發布中文為首的部落格也比平時少了許多。真是遺憾,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中文,是白學的了。

曾有人對我說,不久前剛更新的飢餓手記看得不夠過癮,我深有同感。經過這麼些日子,經過了這麼多事情,若不寫多幾句,是在和自己的良心有點過不去。

如果真的要說點什麼的話,就只能從營會結束後說起。

當這一切畫上了句點以後,各方評語如潮,慢慢湧現我的面子書帳號——有好的,也有壞的,我都全單照收不誤。但後來,看到了某些事情,聽到了某些事情,總有些感覺,不吐實在不快。

本來,對於任何的評語,我都可以很虛心地接受,來者不拒。但是,某些批評者出言攻擊的心態始終不敢苟同。照他們那般說法——似乎遊戲不夠好玩,藝人不夠多,沒有沖涼的時間和方便……………………彷彿,刻意籌款的經過都是白費了的。

的確,遊戲環節,我承認安排有點欠佳;我們是學生團體,沒有經費邀請到大牌的藝人,也很正常;這個營會本來就沒有提供沖涼、換洗的環節,也不會有。在這裡,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來參加營會,大家主要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藉以飢餓來體驗當地窮困孩童和家庭的生活。別說沖涼,他們連乾淨的水也沒得喝,何況還要有乾淨的水沖涼?

不止這些,還有許多許多………………我不需要一個一個列明出來。因為我覺得,這個時候強調出來,或許只會顯得更沒有風度,事情都過去了,還要提出來?(或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忘記了……)

或許在下參加前後也曾經有過如此類似的疑惑,和不解,抑或不滿。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參加、想參加,還是還要參加,那麻煩各位,先搞清楚了立場和目的,才來進行飢餓挑戰。

這對你自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建設。

*************************************************************************
後篇:啊……營會結束了,也該給時間自己沉澱沉澱。是時候真正定性下來認真考慮,接下來方向怎麼走。話說最近讀了一本書,收穫良多,感覺還真不錯。有時間,有機會,有緣的話,再來繼續和大家分享剖析。

飢餓手記


在2011年8月11日,全國飢餓30營,總算在一個市中心的體育館,圓滿結束。
仔細一看,似乎真的結束了。

營會在星期六晚上,一個暫時充作會議室的課室
大夥兒安頓好營員們後,都開了個小會議。
會議內容是什麼,我不知道

——我在睡覺。

奇蹟的是,燈火通明、嘈雜聲不斷的環境下
我竟然不知道會議什麼時候結束,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離去
什麼時候,室內就只剩下老舊風扇旋轉的聲音。
據說,他們當晚還練舞到半夜2點。

我真的太累了
但營會結束了。

營會結束的第二天起來,鬧鐘沒響
我錯過了精準的起床時間,卻朦朧中還以為自己在休假。
我還問:“今天星期幾?”

曾經為了活動,我讓自己陷入了瘋狂憂鬱狀態中
直到營會前一天,總算把自己從各種各樣的情緒中抽身而出。
禪修的意義,我終於明白了。

過去的種種努力,我自然還不夠。
營會有什麼缺點,我誠心祈求各位的原諒。
對於我的昏庸,我也向各位籌委志工們道歉。

結束了。
真的完了。

這幾天都有點迷惘,一整半年來,都在為營會而活,為營會而奮鬥。
但現在結束了,似乎目標沒了,也就亂了方向。
但是望向考試的時間表,霎那的清醒,絕非平日所能達致。


飢餓戰爭還沒結束
戰壕依然佈滿死亡的號召,號角吹響,我們都是受害者。

七月-尾記

洗澡出來,我凝視著鏡子良久。
鏡裡的那個人,是我嗎?

天曉得。

暗倉多了些,鬍渣長了些,眼袋腫了些,黑眼圈深了些,眼神黯淡了些。
看起來似乎和平時的我沒啥分別。

真的嗎?

面對心靈層次上的比照,我反射性地逃避鏡中自己的目光。
那道彷彿從X光機透射出的激光,銳利——卻無所遁形。

當我一絲不掛、赤裸裸的談在鏡前,看那瘦弱的身子
好像將自己最私密的東西攤開在陽光底下、人群之中
那是一種多麼難堪、難為情的一種情緒。
無可避免,無路可逃。

面對自己的心態一再反复的逃避、不面對,日子久了,說不定還真會以為並不怎麼一回事。
到頭來,才會發覺,堆積越來越多的債,在同一時間爆發的時候,後果真的很不堪設想。


債,也有要還的時候。
逃避,依舊逃避;往事不能回味,卻被掃在最深底處。
若不小心被翻找了出來,心絞痛再加上荷爾蒙作怪,頭顱總想往堅硬的牆頭撞去。

當一個人深深活在這種被自己封閉的世界久了,也無怪,憂鬱症和自殺率步步高升。
我被無形的繩索套著,牢牢地。
解不開,剪不斷,理還亂。

七月,就在錯綜雜亂的套索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