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的拍攝技術都很不夠。
要學的話,也許真的要好像黃大俠那樣,拼命找kick來
不過我要用腦,不是用手。

上面同樣用不才手機拍下來。
終於找回一點手機攝影的Feel,但還有很多散落在不同地方,不同角落。
拍的時候,沒有想太多,拍了之後,想很多。

晚上九皇爺廟神誕慶典花車遊行,我背著小背包,裡面一架相機,一粒鏡頭。
天空下毛毛雨,沒啥收穫。
難得表弟表妹來一趟,說了一大堆怨天尤人,到最後,總結依然還是要靠自己。

表弟拍拍肩膀,表妹拍拍手掌
在這個家庭,這個社會,這個國家——
本來就是要這樣,一句“算了吧”就能了事

我不是五分鐘就了事的男人,管起源可以,但我做不到。
太多計劃,太多步驟,如果什麼都靠別人,我大概一輩子也抬不起頭來。
自尊心太強,我知道;只是如果連這點自尊也沒有的話,還談什麼做人?

卓衍豪可以是不玩會死;
但我是不做會死。

狂想論

我很討厭出席婚宴。

新人結成連理,是值得恭賀、祝福。
但是苦苦等候那幾十個人,只為了那幾碟菜,花上幾個小時,這筆帳就不怎麼划算。
不懂從什麼時候開始,請帖上註明了12點準時入席,人群依然可以自我地在1點半才入場。

嗯,也許他們臉皮夠厚。
但是我的胃皮薄,太餓了,很容易會胃潰瘍。

酒精在肚裡燃燒,不知怎麼,就是突然很眼困。
很久沒有喝紅酒,這次有免費的紅酒喝,也還真不錯。
我酒,但我不煙;我賭,但我不嫖——所以我大概也算得上半個好男人。

阿姨舅舅嬸嬸舅母阿公阿麽在一起說天說地
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在一起玩天玩地。

一個說自己多有錢;一個說自己的孩子多有用。
一場婚宴,淪為實力比拼

我靜靜在旁邊,怕說了出來會有多憂鬱。
我說,遲早有一天,我也會成名,我也會有錢。

我相信的,我一定會。

昨天。今天


重新執起手機當攝影工具,感覺似乎有點對不上頻道。
操作少了,系統自動化了,沒得玩了。套句俗語說,感覺很空虛,很寂寞,很難過。
當手機無法在滿足我的時候,我還能要求些什麼?

我不止一次地,在感嘆時間的無情。

真的,它很無情。
一切事情就只是好像昨天才剛發生。在一眨眼後,時間卻一會就跳過了大半年。
這是很老土的比喻,我知道。
但是有時候最傳神的形容,卻還是最原始的比擬。

這一路走來,卻著實上了不少成人課。
那是學校教不到的東西,“只能意會,無法明說”,大抵也不過如此。
生活無法完美,卻只有因為珍惜和感恩,才能讓大家獲得更精彩。
這是我的座右銘,祝福大家。

過去做錯的事情,我現在自食其果——我毫不保留地說出這點。
學佛的旅程讓整個心境轉變了許多,變好變壞?
沒有答案,因為佛學是沒有主觀的判斷絕對。

只是,我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都要求和大家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卻在不斷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學習活在當下的一切。
我深信的是,即使到最後始終無法圓滿結緣,起碼也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
這個叫,心安理得,半夜敲門,也不驚。

今天如何?
今天我過得還算不錯,應該不錯。
因為如果過得很爛,那也應該是自己找來的。


一宅頹廢


沒有人的時候,開始在想,自己的頹廢日子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偶爾心血突然來潮,就稍微整理了一會書架。衛斯理小說太多本,裝不完,就索性全書下架,收進箱子裡;一些太舊、沒什麼翻閱的書籍,也一樣,放進稍微狹窄的空間。

不動還不知道,整個忙碌起來,才發現原來自己這些日子以來,還真收藏了不少舊版的書籍。

依據分類,衛斯理小說系列就佔據了箱頭大約90%。原來我收收買買,差不多有七、八十本。

其餘的舊書,就被塞在最底部的一角。原來最舊的書籍,可以擁有接近四、五十年的歷史。

仔細翻翻,所有的舊書,紙張都已經開始泛黃。痕跡斑斑,粘在書頁的邊緣,似乎是在為歲月的不近人情而感嘆。原來沒有東西可以長久保留。

半米高的箱子被填飽,書架空隙稍微多了一些,也算是整齊了一些。

對了,這箱舊書除了泛黃,還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什麼味道?嗯……人家說,“書中自有顏如玉”,不懂是不是顏如玉的味道。


我企圖在找顏如玉,找不到,卻留下淡淡的味道。

誰來認同?

故事主角不是我,但也差去不遠——

主人翁是一個表親,女生,今年芳齡廿多歲,樣貌雖不怎麼樣,但也還可以出得大廳。雖然唸書成績中等,但也好歹完成了文憑會計課程,成了學院生出來實習。

背景說完了,若是哪位男性看官對該女生有少許興趣……嗯……想太多了。

楔子如上,故事劇情從該位女生得了獎學金說起。正如我剛才所說,學業成績雖然不是十分優秀,但也再怎麼說都是文憑學院生。頂著一個“從大學學院畢業”出來的新鮮人,在老人家話題圈也固然有不錯的口碑。

先前本地馬華政黨特別發放僅限160多份的台灣留學獎學金,這位女生抱著姑且試試看的心態報名參與,卻沒想到踩狗屎也沒那麼好運地,名列榜中,成了1/16x的一分子。那個或然率,真的中馬票也沒那麼準。

在本地可以爭取到相關的獎學金,對身為華裔的我們來說,是一份殊榮(先前JPA獎學金發放不公亂像,實在僅僅其中的一個小case,還有更多的,還沒被公開呢)。獲悉這個消息,小女生不免天馬行空亂想一番。從成績放榜到後來的時間,她都在籌備著,從護照、居留證、身體檢查等,沒有一樣做漏的。甚至,她還特地約我出來一起敘舊唱K……嗯,說著,我也快羨慕死了。

本來以為這一切會很順利地進行。上週剛好有空回去家鄉一趟,女生不在,全家人不在。只有我的外婆、表姐在。很意外的,原來她拒絕了那份獎學金,也取消了一切行程,留在本地的意見小小公司做書記。

我愣了愣,疑惑不斷。

问了来由,其实也不怪她会做如此仓促的决定。一个思维过时的老父亲,一个爱理不理的老母亲;一个主张女生只能做普通的书记、会计就算的老头子,一个只会把女儿牢牢绑在身边的愚妇孺,另外还要加上一个永远都只会轻蔑自己妹妹的自负哥哥——说真的,我完全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会导致女生压力到不会放弃这个决定和梦想。


故事就这样说完了,结束了。

什么?不该如此仓促结束?还有下文?
不好意思,在一个贬低技工教育却只会吹捧死背教育的社会里,一个女生——可能不止一个,还有很多的人的梦想就因为如此而被扼杀。纵使胸怀壮志,也在还没施行前,就已经被所谓的长辈骂得不止收藏在哪个墙头的角落。

以一个这样的社会背景作为结束,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真的足够了,就算说的再多,长辈(也许是社会?天晓得)也不会认同。
谁会认同?

难道你吗?


[轉] 还原乔布斯:最伟大的“小偷”


在網絡上不經意地看到了這麼一篇文章,覺得蠻有意思,就分享了出來:

乔布斯辞去苹果CEO像一颗重磅炸弹投在了整个IT界圈子里,每一个人似乎都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曾经和苹果在一个写字楼中办公,并且将自己的公司卖给苹果的多普达创始人——有着“多普达之父”之称的杨兴平来说,对乔布斯的理解似乎有另外一番况味。早在2000前后就在硅谷开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且在2001年回国创办多普达的杨兴平,对于苹果式的创新有着更多自己的认识。

“他看上去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杨兴平回忆道,乔布斯话不多,其实乔布斯的表达能力很差,但他讲的每一句话都会经过缜密的思考。“他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一个神。”杨兴平表示,但是乔布斯身上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对乔布斯的成功有太多误解。”8月25日,杨兴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说。
“搞技术的人很容易去追一些很超前的东西,这意味着许多技术可能生不逢时,从而胎死腹中”

2000年前后,杨兴平在硅谷一家名叫PIXO的公司任技术副总。“我们当时就在苹果初创的办公大楼里创业,当时苹果还没有搬到现在的总部。”杨兴平回忆说,当时PIXO公司的相当一部分人员来自苹果,“他们许多是从苹果的牛顿项目中出来的”。

PIXO公司是硅谷最早开始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企业之一,今天智能手机中的许多理念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现出雏形了。例如App Store的概念,杨兴平表示自己公司的团队早在2000年前后就提出了在手机中内置软件商店以供用户下载的概念,但那个年代智能手机环境还远远不如今天这样成熟——首先是手机上网速度很慢,然后屏幕也没有今天这么大。

在2000年左右,随着硅谷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科技企业开始很难获得融资,纯粹做技术的PIXO公司烧掉了融资来的1亿多美元资金,开始变得生存困难。被迫之下,PIXO将自己辛辛苦苦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卖给了苹果——这便是后来iPod中系统的原型,第一代iPod中的转轮选歌功能、日历表、联系人功能,都采用了PIXO的技术。

在那之后,杨兴平于2001年7月开始回国创办多普达,经历了这些变故,杨兴平对苹果
的成功有了另外一番解读。
“在硅谷,苹果并不是一家因为技术而受人尊敬的公司,乔布斯不是技术出身,他并不
懂技术。”杨兴平指出。

但乔布斯回避了大部分搞技术出身的人都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乔布斯从来不冒险去研发基础性技术,从而大大回避了苹果的风险。“搞技术的人很容易去追一些很超前的东西。”杨兴平指出,这意味着许多技术可能生不逢时,从而胎死腹中。
在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前,智能手机产业已经发展了10年
,适合智能手机的环境和技术积累开始慢慢成熟,苹果选择在这个时点进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智能手机首先是要解决人们移动上网的需求。”杨兴平指出,此前的智能手机在这上面体验都不够好。在2005、2006年前后,WiFi开始在美国大量普及,那时苹果用自己的电容式多点触摸功能大大改善了智能手机的上网体验——那时3.5英寸的大型显示屏也开始变得成熟,人们突然发现用iPhone上网居然如此流畅,一如iPhone后来取得的成功。

“乔布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曾经亲口对我说过一句话,说乔布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偷。”杨兴平告诉记者,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评价,而是说乔布斯很会利用别人创造的东西,站在别人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在苹果的专利储备中,很少有基于基础科技研发的——也就是说很少有东西是真正由苹果开创的。苹果在技术上的投入和IBM、微软、英特尔相比要少很多。

但苹果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常常在研发上侧重投入改进和用户体验相关的东西,也就是说让既有的技术变得更好用。“这一点是我们需要肯定乔布斯的。”杨兴平指出。

具体到智能手机上,无论是在触摸屏还是在App Store上,苹果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开创者,但是苹果却用自己的创新做出了比前人好得多的用户体验,从而获得成功。

iPhone真正做到了用大的屏幕上网很舒服,用手指操作的便利性大大强过之前的原子笔操控,而App Store的下载体验也比此前的同类产品高出一大截。在杨兴平看来,这就是苹果独到的地方,因为纯粹投入技术研发不一定就能带来产出,而且风险很大。不管是苹果的iPod、iPhone,还是iPad,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但都是由苹果将这种产品推向巅峰。

苹果往往能做到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喜爱,而不是只迎合一小部分人的审美。至于苹果能够做到比别人好得多的用户体验的原因,杨兴平认为,这和乔布斯的个性直接相关——乔布斯是一个性格极端孤僻的人,他眼里容不下任何瑕疵,有时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杨兴平举例谈到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一次乔布斯的一位朋友邀请索尼当时的CEO到硅谷来和他见面,当对方大老远从日本赶到美国苹果公司门口时,乔布斯却突然问起,对方有没有和他们签保密协议,并以此理由拒不见对方——此事让乔布斯的朋友感到十分尴尬。

在这种追求完美的性格下,乔布斯选择了封闭的系统——因为在他看来开放的系统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的用户体验。首先为了追求开放,每个企业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系统在设计上就要强调兼容,设计要宽泛。这种设计理念导致很难有好的用户体验。

杨兴平认为,在创新原理上,国内许多人对乔布斯有许多误区,许多人认为苹果的产品是追求时尚的,且是高科技的,“其实苹果的产品既不时尚又不高科技”。

“你从乔布斯个人就可以看出来,乔布斯一点都不时尚,他每次出来都穿着同样的一套衣服,好像十几年都没换过衣服一样,他从来不追求时髦的东西。”杨兴平表示。

在审美选择上,乔布斯酷爱经典的元素,而不是时尚的元素。“这就好像贝多芬的音乐,永远不过时。”杨兴平指出,时尚元素是容易过时的,而乔布斯一直追求不过时的经典。

苹果在设计时往往选用长方形、正方形、圆角、流线等经典元素,色彩基本以黑、白、银三种经典元素为主,很少用一些很花哨的时尚元素。在选择材料上,乔布斯也追求同样的标准,很少选用一些很奇怪的材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苹果的产品往往能做到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喜爱,即“人见人爱”,而不是只迎合一小部分人的审美。“乔布斯对消费心理的把握,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杨兴平指出。

此外,乔布斯一直追求从心理上打动消费者,而不是只从表面上。乔布斯一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苹果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必须经过乔布斯的同意才能上市——这在其它企业是很少见的,很少有哪个企业说任何一款产品都必须要CEO亲自点头。

“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人”

苹果这种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文化非常重要,一旦领袖离开,必然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在杨兴平看来,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几乎必然会走下坡路,因为作为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的离去对苹果影响太大,这就好像当年比尔·盖茨的退休对微软的影响一样。

“苹果这种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文化非常重要,一旦领袖离开,必然会影响公司的发展。”杨兴平说。

接替乔布斯CEO职位的库克是运营的高手,为苹果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其对企业制度化的管理,正好弥补了乔布斯的不足。因此,乔布斯希望让库克接班,带领苹果继续往下走。但是苹果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不是因为运营,而是它的设计理念,它的产品设计非常强,苹果成功中,乔纳森·伊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苹果产品设计成功主要是因为伊夫而不是乔布斯。

另外,乔布斯离开可能会导致其它高管离职:一方面是因为苹果已经这么成功了,许多人可能到外面去接受新的挑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新任CEO的强项是运营,它不一定会很重视设计,很有可能设计团队会有一些人离职,尤其是乔纳森·伊夫领导下的设计团队的稳定性,对苹果的未来至关重要。

新任CEO和苹果团队之间的关系,能不能像乔布斯时代那样配合的那样默契,也是存在疑问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乔布斯的离开对苹果影响会比较大。

作为连锁反应之一,乔布斯的隐退在短期内对整个行业会变得更加有利,因为这会让谷歌、微软、诺基亚等其它竞争对手暂时松一口气,整个移动终端领域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杨兴平认为,从长远来说,由于产业界缺少了一个领袖级的人物,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库克绝对是一个守江山的人,而不是一个打江山的人,这一点我可以断定。目前苹果已经到了它的巅峰,下面苹果肯定会走下坡路,这离不开自然规律。”杨兴平指出,他认为苹果的这个下坡路不会很快,苹果的辉煌还会持续几年的时间。

马嘉轩《配角》庆功Live音乐会

马嘉轩Athena Beh《配角》庆功Live音乐会
Athena Beh Music Celebration Live Party 

Time: 3th September 2011
Venue: Overtime @ Kepong Wisma Fiamma
Time: 7.00 p.m.


她是一位很努力的藝人,也是唱功了得的歌手。她是誰?她是本地女唱將,馬嘉軒。


第一次接觸這位馬姐姐,是大約一年前的飢餓30。還記得那時候為了應付司儀工作,對於各位嘉賓和節目流程做足功課。其中最印象深刻的,只有這位馬嘉軒和另一位本地獨立歌手,詹雪琳。


到台灣星光大道踢館3次,馬嘉軒都獲得不俗的口碑。其中一首成名曲《征服》,果真征服了不少歌迷朋友。後來,更翻唱了《我是一隻小小鳥》,成了“大馬版巨肺女王”,隨即推出了新專輯《配角》,並且創下不錯的成績——所以才會有這次的慶功Live 音樂會。我當場掏出了二十元購買了正版專輯(罪過罪過,平時都是靠下載),回家路上放在車上當場聽。專輯裡還有我的超級偶像,品冠的聲音,那時候,真的知道什麼叫做“聽出耳油”。馬嘉軒的演唱功力真的不是蓋的,如果說要如何鑑定一位歌手的實力的話,去聽他/她的現場演唱秀就大概知道了,而馬姐姐——她就是一個這麼傑出的例子之一。


如果有誰有興趣唱歌,或者想往歌唱發展的話,可以考慮到環東音樂公司(環東主頁)。馬姐姐除了是藝人歌手外,她也是環東音樂公司的皇牌聲樂老師,有她在,就算你的聲音多難聽,大概也可以被糾正過來(有種在打廣告的感覺,但既然提起了馬嘉軒的背景,也順道提一提吧。再次註明,我可沒有徵收穫任何利益或者廣告費用……)


總結來說,距离上次见到马嘉轩本人,她看起来还过得不错。问候了她一句,她很热情的和我握手,温暖暖流传了过来——马嘉轩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完全没有大人物的架子,这是我们喜欢她的地方。














更多照片請點擊:《马嘉轩《配角》庆功Live音乐会》

書香飄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撰用了“心寧”這個詞彙作為我書寫的筆名,寫了一大堆爛文章,臨摹文人的風采,卻褻瀆了文字的精髓。在網際網絡中,為了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我躲在“瘋子”、“過客”、“雨瀟”等等的假面後,把玩著不同身份說不同的故事。日子久了,還真的有點搞不清楚自己姓啥名啥?

有些時候口風稍微疏了些,和一些混得還不錯的網友透露了自己真正的名字,換來的回复和反應都還算不錯。沾沾自喜之餘,還會為自己有一個這樣的名字感到高興。這簡直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

這幾個星期下來,外界的誘惑特別多——不只是色誘,卻連聲誘、味誘云云都齊了。禪修中的我,若有半分差池出錯……還好我沒有。要命的是,全國海外華文書市這個時候開始,我的天——老天爺存心針對我的錢包和我開玩笑的麼?

“去海外華文書市是個痛苦旅程程;忍著不去是個痛苦的過程”

我就用了這樣的精句催眠了自己,說服了別人。有些人問:怎麼個痛苦法?去華文書市,看到中意的書卻沒錢買,為痛;狠心不去書市,錯過與各地文人見面的機會,為苦。所以,最後為了未來數個星期的三餐著想,還是不輕舉妄動為上上策。

不管如何,這個假期裡,我依然幹掉了不少書籍,把大量金錢送入了販書商的口袋裡,為世界硬體書刊市場帶來不少希望。

說到最後,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期望:我那麼乖,下次當我買書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優惠折扣?